從麻省理工 到天下第一
全店,購物滿HK$600免運費, 如未滿HK$600,運費到付 (約HK$30-HK$50)。劍擊類貨品會和其他貨品分別發貨,但仍可享免運費優惠。免運費優惠只適用於香港地區。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商品購買上限為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重劍2.5 / 譯者 曾俊華 王瑛 / 作者 Johan Harmenberg
從麻省理工 到天下第一
曾俊華﹒序
我們熟悉的武林秘笈,多是來自武俠小說,漫畫、電影和電視片集。在6 0 年代,我認識到「如來神掌」中「萬佛朝宗」這一招的風力。從金庸的小說,我認識「九陽真經」,「 九陰真經」,「葵花寶典」,「北冥神功」等絕學。「雪山飛狐」中令狐沖善用的「獨孤九劍」亦令年少時的我有不少遐想。
最被人認同的武林秘笈,我相信應該是少林派的「易筋經」。一直到今天,仍然有很多人以保健為由,學習這套運動,而且得益不少。
這些秘笈都是古代武學教科書,旨在為後世傳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見解。後人需要不斷鑽研、探討和實踐,將這些武學延續,甚至將我們的知識和理解,帶到另一個層次,而並不是好像武俠小說裡的人物,得到秘笈就有如擁有和隨意使用這些絕招,成為武林至尊。
西方的文化都有類似武林秘笈的書籍。在1920 年奧運會,贏取所有三類劍種獎牌的意大利劍手Aldo Nadi,曾經出版過一本名為OnFencing 的書籍。
這本書從原來的意大利文翻譯成為各種語言,詳細地全面教導傳統劍擊的禮儀,技術和策略。這本書引發起不少人對劍擊的興趣,亦設訂了傳統劍擊的標準。
隨著時間的推進,這個體育項目不斷地改革,引進了新組織、規則和儀器,驅使傳統劍擊模式相應地演變。第一套完整的劍擊運動規則,在1896 年完成,而可以令到比賽更公平,得分更容易測量的電子儀器,亦跟着出現。重劍在1933年,花劍在1956 年,佩劍在1988 年。
更新的比賽規則亦隨著時代變遷,逐漸修改,推出設定的時間,分數的計算,比賽的範圍,服飾的設計,兵器的標準等。這些新設定都是為了提高觀眾對比賽的興趣,令他們更容易了解比賽的過程。這些在儀器,技術和規則上的變更,令劍手們有需要改變訓練和比賽的模式,作出適當的配合。
我在70 年代參加佩劍比賽時,還未有電子儀器,卻有五位裁判,所以我們在比賽時的動作,需要說服裁判,引導他們的決定,而電子儀器的出現,亦帶來重大的衝擊,徹底地改變了劍手的競賽思維。為了爭取最大的優勢,劍手們需要在訓練和比賽上作出適當的相應調整。
Johan Harmenberg (約翰﹒哈門伯格)是1977 年的重劍世界冠軍和1980年的奧運金牌得主。他是世界知名的重劍劍手,亦都是我就讀麻省理工學院MIT (Massachusetts
Institute ofTechnology) 的同學,兼劍擊校隊隊友。
他在麻省理工的段時間,受到我們教練Eric Sollee(艾瑞克﹒泰尼森﹒索利)的啟蒙,改變了他對劍擊競賽的思維,創造了一套新的訓練和競賽策略,衝破整個世紀的劍擊傳統框架,而這個概念的實踐,令到位本來在國際劍擊圈子內從不著眼,寂寂無名的年青劍手,成為「天下第一劍」。
他在2007 年撰寫了一本書,名為《重劍2.0 —新劍擊模式的誕生》(Epee 2.0 —The Birth ofthe New Fencing Paradigm)。往後的數年,他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,經過認真門的沉澱,將這本書修訂,加入了數位世界頂級重劍手對新模式的看法,重新出版一本名為《重劍2.5 —從麻省理工到天下第一劍》的新書,為讀者帶來一個更全面、清晰、深入的闡釋。
作者為己去世的Eric Sollee 教練,在2017 年7 月4 日進入美國劍擊名人堂,特別印刷一本紀念版,詳細介紹Eric Sollee的一生,和作者自己怎樣受到這位不一樣教練的啟發,衝破傳統思想,創造自己獨特的思維,創建一套新的模式。
我相信這一套思維,不單止可以在劍擊運動上使用,更可以在其他體育項目上,尤其是一些有搏門性質的運動,協助大家帶出更有創意的競賽策略。
作為一個終生劍擊愛好者,多年劍擊教練,作者的訓練夥伴,隊友和同學,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是有一定的認識、了解和親切感。
獲得作者的邀請,我感到十分榮幸,可以參與翻譯這本書的工作,使到一些閱讀中文的讀者,都可以有機會,分享這一個突破傳統思維的策略。
王瑛女士為這本書的翻譯,做了大量優秀的工作。過程並不容易,因為內容相當技術化,用專門的劍擊術語,解釋一些複雜的概念,況且作者本身母語不是英文,專業更是公共衛生的領域,清晰表達這些高度技術化的思維,的確有一定的難度,令到翻譯工作不容易克服。我的參與只限於協助主翻譯王瑛女士,澄清對一些內容的理解。
請各位有心人士不吝賜教。
曾俊華
喇沙書院劍擊教練